2020年11月8日晚19:20,由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名家对话:聚焦网络金融犯罪新类型”讲座在法学院B138教室顺利举行,福建冠德律师事务所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讲座由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李晓明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王新教授主讲。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教授、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李兰英老师主持讲座,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张勇教授、天津大学法学院于阳副教授、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刘炯助理教授参加与谈。网络金融犯罪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副产品,因在公检法与犯罪分子的猫鼠博弈中呈现出形式更新迭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监管难度高的新特点备受关注。讲座大咖云集,众嘉宾立法、司法实践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湛,理论视野开阔,使得讲座现场一座难求,人员爆满。
首先,主持人李兰英教授对各位嘉宾进行了介绍,她巧妙借用咖啡引入众位嘉宾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用郑重却不失幽默的方式对各位嘉宾做客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开展讲座表示感谢。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
讲座由李晓明教授首先进行讲述,他以《金融犯罪中的刑行衔接与立法模式选择》为题,从金融犯罪内涵和外延及其侵害法益谈起,复盘我国和国际上几次大的金融动荡,聚焦金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难这一困扰理论与实践问题,层层深入,切中肯綮,进而得出了行政刑法视野下金融犯罪立法模式应当在刑法内和刑法外进行分立这一结论,并给出了重视“违法认识”分层和行为分化和微罪立法的建议。整个演讲过程声音洪亮,大气磅礴,系统性梳理了我国金融犯罪的立法模式,思路清晰且全面,视野宏观却不失深入,给广大在座师生上了生动一课。
王新教授则以具体犯罪类型视角切入,将其深耕多年的洗钱犯罪研究呈现在师生面前,从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维度阐释我国反洗钱的刑事法律规制问题,从洗钱的滥觞和发展演变到国际反洗钱的法律规制,从我国与FATF的关系到几次刑法修正案的修改背景,从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的形成到洗钱犯罪的司法适用问题这三层关系中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我国反洗钱的刑事法律规制的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思维兼顾、国内与国际视野并举,东西方背景案例信手拈来。整个演讲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将洗钱犯罪这一刑法上的“睡美人”清晰勾勒在大家眼前,引发了大家思考。
在与谈环节,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张勇教授从金融犯罪法益的双重属性和风险刑法的角度对两位主讲嘉宾的演讲进行了评述;天津大学法学院的于阳副教授从微罪的体系性地位出发,就微罪构建可能导致的体系上的不和谐展开思考,并对FATF整改意见适用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刘炯助理教授在肯定两位老师深厚学术功底和严谨治学态度基础上,对金融刑法刑行衔接边界和刑法定量问题的意义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提示广大同学关注反洗钱立法中所蕴含的金融合规新动向。
醍醐灌顶的讲座让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已接近深夜十一点,讲座接近尾声,听众仍意犹未尽。李兰英老师再次借用咖啡一词对众位大咖表示感谢、对各位中咖表达祝愿,对未来的大咖——在座同学提出期待,她从网络金融犯罪发展脉络出发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为同学们勤奋好学、聚焦前沿的精神点赞,她用严谨的法律逻辑、丝丝入扣的语言功底、富有启发的理论启示概括了本次讲座的鲜明特点,为本次讲座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意犹未尽和期待再会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厦门大学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供稿
文:汪宪、叶长春
图: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