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认知、数据与智能”系列讲座第二期《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的未来——以青年律师为视角》顺利举办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9-12-19 | 阅读数:

1217日晚730分,“法律认知、数据与智能”系列讲座第二期在华人策略综合讨论B420教室召开。此次讲座由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法律认知、数据与智能研究中心(实验室)主办,福建瀛坤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苏奕欣律师主讲《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的未来——以青年律师为视角》,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师生、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与律师等法律实务界人士参与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五部分:第一,大时代:人类社会已进入DTData Technology)时代;第二,大格局:新时代青年律师的使命;第三,析行业:时代定位与空间拓展;第四,三板斧: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第五,小追求:律所服务赋能。

首先,苏律师由一张人类进化图开启讲述,明确指出当前人类已进入智能时代,在此背景下,工具使用亦已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引述马云的一段话,阐明了IT时代与DT时代的关键区别,即IT时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DT时代则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在福建省内,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的设立对于本地智能化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导向。随后,苏律师展示了2008年至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及GDP占比情况,并揭示背后所主要反映的正是思想观念的差别。在本部分的结尾,苏律师总结道,“所有变革的时代,都是年轻人的时代。”并由此引申出关键性问题,即: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做什么,以进入到下一部分的论述。

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围绕着新时代青年律师的使命,苏律师指出,应当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律师,而这需要满足三个要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心、脚踏实地。在对这三个要件进行阐释的过程中,苏律师不断重申政治的重要性,应不断加强个人政治素养,青年律师的使命重在载法治梦,兴律师业。

接着,苏律师进一步对当前律师行业的时代定位与空间拓展进行探索与分析,中心问题是: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其以组织框架图的形式,清晰地展现了人工智能参与法律的应用图景,主体涵盖了当事人/企业、律师/律所与法院,技术包括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而数据则覆盖到法条、案例、律师函、辩护词等。之后,苏律师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在这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法律科技公司,如理脉、易判、iCourt、无讼、原创宝、法大大,通过对电子合同生命周期流程服务与电子证据保全具体操作的补充阐述,展现出法律智能化的生动实践,并向各位听讲人员推荐垦丁·网络法·学院。结束这一部分后,苏律师又回到律师行业中来,深刻剖析了未来求职时的红海与蓝海。从苏律师展示的厦门市执业律师的统计表中可见,执业律师数量一直保持着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苏律师也补充道,在整个律师群体中,85%的律师是五年以下律师,业务集中于低频案件,如民间借贷等,这实质上仍是在给别人打工,并不自由。此外,实习律师数量增长得非常迅速,但是供求并不对称。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苏律师尖锐地点明了整个行业所陷入的窘境,并以此对律师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进行了简约却不简单的概括。

随后,苏律师预见到未来律师行业的三大变量,即:从业人数迅速增长、用户法律习惯改革、替代性法律服务(如机器人)出现,为律所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其并关注到现实困境,通过揭示六大中心直击了律所发展痛点,并介绍了瀛坤律师事务所当前机构分布与经历的具有变革性意义的大事件。未来已来,在讲述的过程中,苏律师强调法律即服务、法律即产品,并对产品等于律师加服务、LAAS、场景化交易模式(iCourt定标对象是律师,无讼是法律群体)、长尾效应等概念进行了解释。联系到自身执业习惯,苏律师表示更倾向于上门服务,这是因为可以联席办公,并能加强联系,同时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将问题分析透彻,将问题解决于当下。随后,苏律师提出为客户转型的理念,由CEO首席执行官转型为CEC首席执行用户,其将自己定位为法务体验师,与用户共同成长。此外,B2C模式亦迭代与变革为B2D2CBusiness-to-Data-to-Customer)模式,通过实例,苏律师明确了社交平台互动的重要性,这不仅可能带来交易机会,同时也决定了律师的定价权。其后,对于服务,苏律师向各位展示了包括厦门公证处观音山工作站、大数据研究会实践基地等,阐释了其中的增值可能性。同时,律所可通过模拟法庭、破茧计划、私享会、瀛享会赋能。此外,苏律师看到了经济与市场两个部分的发展,其中经济方面包括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千亿产业链、金鸡百花落户厦门,市场方面包括TMT产业法律服务、千亿产业链、大数据产业法律服务、文娱产业、FOF。商业智能(BI)分为商业模式、交易结构、技术逻辑、合规风控、法律技艺,应当认识到的是,法律实际上仅为一门技艺,真正的重点在于前三者,例如,一般律师并不知道小程序数据服务器在第三方而非运营方,再如国内首例云服务器案中最终阿里云胜诉,可见对前三者的了解需要其他知识弥补,然而却鲜少有律师投身。

最后,苏律师总结道,成功需要艰苦劳动、正确方法与少说空话,升华了本次讲座主题,并不忘告诫大家应多阅读面向未来的前沿书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随后,华人策略综合讨论的多名硕士生与博士生积极提问,苏奕欣律师联系自身经验为提问的同学提供了详细的解答,黄鸣鹤法官与吴旭阳老师也参与了互动。黄鸣鹤法官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必定将颠覆身边每个行业,律师行业的艰难现状应通过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与商业逻辑来改变,思维方式比知识点更重要。讨论一直到晚上十点还十分热烈,方寸之间碰撞出的思维火光照亮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不仅显露出来路更点明去路,讲座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文/张琼文


上一条:“远大”金融法读书会(第14期)之区块链在金融市场应用的风险及法律对策

下一条:法学院青年教职工协会主办的信实学术午餐会(第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