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策略综合讨论金融法研究中心博士生刘博涵参加第二届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

发布人: | 发布时间: 2019-11-12 | 阅读数:

华人策略综合讨论金融法研究中心自创办以来,秉承跨学科研究理念,促进金融法学与民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多学科交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

2019119-10日,第二届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承办,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协办,主题是“刑事法七十年:回顾与展望”。论坛邀请了樊崇义、刘志伟、阴建峰、黎宏、黄京平、车浩等来自法学界的著名专家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近30所高校近百名博士生参会。

论坛分为“刑法的立法思维变革”、“数据网络时代的刑法挑战”、“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应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等6个单元,我中心博士生刘博涵提交的论文《论金融刑法的价值诉求、法益目标与学科地位》收录在“刑法的立法思维变革”单元。论坛议程首先分别由提交相关主题论文的博士生发言,再由与会专家评议。

评议人的评议以批评、拍砖为主,夸奖、表扬为辅,评议内容既涉及文章研究主题的历史源流、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更涉及论文的写作思路、架构、论证方式、技巧等实操性内容。北京大学车浩教授从《中外法学》编辑的角度,评议了各发言人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修改、提高的建议。此外,还与大家分享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培养的经验。车浩教授介绍,考虑到现在博士生论文即使达到发表水平以难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现状,北京大学法学院拟从2019级新生开始将现行“在核心期刊发表2篇论文”的毕业标准改为“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另一篇由校内导师组评议,认定为“达到发表水平”即满足毕业要求。在博士生论文写作训练方面,车浩教授介绍北大法学院一方面邀请校内外的专家、核心期刊编审为博士生进行专题讲座,教授论文写作、修改、投稿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北大法学院有意识地从“学术史”、“比较法”、“论证逻辑”和“案例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进行训练,以期将来在学术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应用所需技巧。最后,车浩教授强调学术论文写作一定要有“受众感”,而不能是作者自己孤芳自赏式的自娱自乐。

《法学杂志》的程绍燕副编审认为本次论坛收稿量巨大,基本将博士生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毛病充分暴露,随后对这些问题开出了有针对性的药方。程绍燕副编审指出,论文写作要开门见山,直击问题,过度背景介绍、概念铺陈的“教科书式”写法是论文写作的大忌。在论文行文方面,程绍燕副编审认为法学论文在表述时一定要逻辑清晰、语言运用规范。针对当前学术界存在的追求术语“高大上”而产生的语言晦涩现象,程绍燕副编审分享其审稿经验是如果论文语言过于晦涩难懂,可能在审稿的第一环节就被归为“不予刊发”的行列。在论证材料的使用方面,程绍燕副编审指出当前博士生基本都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但是国外的理论与案例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材料堆砌是论文写作的另一大忌。论坛现场发生一个有趣的小插曲,程绍燕副编审在评议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博士生闵丰锦的论文时提到,她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闵丰锦本人,但她“认识”闵丰锦,因为闵丰锦经常向《法学杂志》投稿,屡败屡战。程绍燕副编审说,法学期刊在遴选作者论文的同时也在接受其他机构的评价,用稿有多方面因素考虑,博士生论文投稿还是要心态平和,多写多投。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阴建峰副院长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并分享了创办本论坛的初心:全国刑事法博士生论坛旨在为全国刑事法博士生创造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让广大学界同侪分享学术研究中的苦乐,相互学习、汲取前进动力,与学界前辈、学术期刊编审交流互动,消除论文写作与论文刊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会期间,我中心博士生刘博涵积极参与各单元议题的交流讨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生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和博士生们对华人策略综合讨论金融法研究中心交叉学科办学的努力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文 刘博涵

 

上一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法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远大”金融法论坛(第53期)之“新一轮对外开放与外商投资立法”座谈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