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举办“中国提高涉海事务国际法律话语权研讨会”

发布人: admin | 发布时间: 2018-11-03 | 阅读数:

10月27日-28号上午,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暨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主办的“厦门大学观韬国际法论坛”(XMU-Guantao International Forum, 以下称“论坛”)举行“中国提高涉海事务国际法律话语权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周健、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主任吴继陆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苏金远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新军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廖诗评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包毅楠助理研究员、华人策略综合讨论蔡从燕教授、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副教授陈喜峰以及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施余兵副教授等专家与会发言,华人策略综合讨论何丽新教授、陈辉萍教授、苏宇助理教授、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钟慧助理教授以及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三秘哈丽思博士,以及部分博士生和硕十生也参加了会议。

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副院长何丽新教授首先代表学院致辞,她欢迎各位专家莅临厦大法学院参与此次研讨。何丽新老师重点结合我国《海商法》修订中的实际问题,指出以《鹿特丹规则》为代表的国际条约的修订和国内转化与提高我国涉海事务话语权的议题密切相关。

 

 

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代表周健首先发表主旨演讲。从外交工作的角度出发,周健参赞细致解读了中国涉海事务话语权的构成。周健参赞还结合美国以航行自由为名插手南海事务和中国在南海进行岛礁建设,通过国际法和国际政治两个维度,分析美国是如何抢占南海问题话语权。

苏金远老师以“防空识别区建设与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为题,探讨了东海防空识别区建设中的话语权危机,以及南海争端与防空识别区建设的关系。

 

 

施余兵老师以“中国在国际海事组织中的话语权”为主题,分析中国目前在以IMO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话语权的现状、挑战及提升的路径。

 

 

廖诗评老师从“域外效力”这一角度,分析如何通过“中国国内法域外效力和涉海国际规则制定”从而“寻找提高中国话语权的新途径”。

 

 

下午,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吴继陆研究员做了“关于南海问题话语权之争的若干观察”的专题报告。吴继陆研究员对南海问题范围界定、南海争端涉及的法律逻辑、海洋争端的几种话语权分类等做出了深入论述,并且对南海问题话语权之争的趋势提出了独到见解。

 

 

蔡从燕老师以“国际危机中的法律战”为分析框架,针对中菲南海仲裁案,分析“法律战”中怎么做的问题。蔡从燕老师分析了“法律战”的含义、性质、背景和功能,对“法律战”的研究状况做了评论。在提出考察“法律战”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蔡从燕老师结合中菲南海仲裁案,分析中菲双方实施“法律战”的逻辑。

 

 

包毅楠老师则对“南海仲裁案之后中美南海‘法律战‘“的焦点问题”——美国在南海开展“航行自由行动”进行剖析,对我国涉海国内法条款提出了修订建议。

 

 

陈喜峰老师从分析国际性法院和法庭的裁决入手,探讨与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相关的既判力、争议问题同一性、判决形式和实质等问题。

 

张新军老师从国际司法仲裁这一角度,分析在争端解决当中中国在国际司法仲裁上的话语权问题。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都对各个议题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和评议,参加讲座的十余位博士生也积极地加入与老师们的互动。

28号上午,会议发言人举行圆桌讨论会,对于海洋法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图/文 国际法创新团队

上一条: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继续进行学术活动

下一条: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继续进行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