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继续举行学术活动

发布人: admin | 发布时间: 2018-05-13 | 阅读数:

由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暨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主办的“厦门大学观韬国际法论坛”(XMU-Guantao International Law Forum,下称“论坛”)继续举行学术活动。

5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法学院漆彤教授为国际法师生带来题为“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治理模式的探索”的讲座,讲座由华人策略综合讨论蔡从燕教授主持、由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池漫郊教授担任评议人。

漆老师首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国和美国的全球治理模式对抗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的全球治理模式是规则导向还是项目导向?是法治还是徳治?是成员驱动还是市场驱动?是国家利益至上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美国优先还是坚持儒家义利观?是全盘否定还是规则扬弃?是注重短期还是放眼长远?为了尝试解决以上问题,他评析了以“规则”为导向的西方全球化治理模式和“一带一路”现有治理架构。以“规则”为导向的西方全球化治理模式具有进步性,但同时也具有规则的不平等性、规则制定过程的民主缺乏、规则的虚伪性等局限性。他提出应该以历史检验标准分析规则。而“一带一路”现有法律治理架构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但其法治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和障碍。对于“一带一路”法律治理架构的未来走向,他提出应该分阶段讨论,并提出近期、中期、远期的不同目标,还提出应重视参与性和公平性、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利用软机制、选择贸易便利化等突破口。展望全球治理模式的未来,他进一步提出了“规则导向+多级治理”的构想。

在评议阶段,池漫郊教授评析了全球治理模式的内涵外延,探讨了中国在WTO中规则维护者的身份,提出了“去中心化”背景下不同行为体参与立法的可能性,强调了法治路径的重要性。

 

5月9日午餐会,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杨帆助理教授与华人策略综合讨论2015级国际法博士生曾金海分别做了题为“区块链技术与网络技术漫谈”和“区块链金融的法律定性及监督”的报告。

杨帆老师以比特币为例介绍了区块链技术,提出了价值互联网的背景下分布式账本的作用及其安全保障,介绍了比特币的交易核心环节及区块生成过程。然后,他以三代说为准分析了区块链的演进,而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仅是区块链1.0的运用。接着,他以比特币为例分析了区块链的规制,总结了各国对比特币目前的监管态度。最后他从言论自由、共治社区、金融秩序等角度分析了基于区块链的可能秩序。

曾金海博士生介绍了区块链在金融方面的应用,例如数字货币、支付清算、数字票据等。他分析了比特币的法律状态、货币属性、商品属性,然后分析了对比特币的监管方式,最后提出了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用的畅想。

“论坛”旨在创设活跃、开放而多元的学术交流机制,强化国际法学科的长期发展潜力,尤其促进青年教师、博士生的学术成长。

   

文/图 国际法创新团队

上一条:韩长印教授破产法学术报告如期举行

下一条:厦大“远大”金融法高端论坛之“信息型市场操纵的认定思路——刑事和行政热点案例评析”座谈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