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调解 构建“无讼社区”----黄鸣鹤法官为法学院学生做讲座

发布人: 刘洁 | 发布时间: 2011-10-26 | 阅读数:
2011年10月25日上午,厦门市沧海区人民法院法官黄鸣鹤在法学院A203教室,为我院学生做了题为《为什么重回调解之路:兼议厦门法院“无讼社区”建设的理论框架》的专题讲座。我院齐树洁教授、张榕教授出席了讲座。 齐树洁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黄鸣鹤法官,黄法官是法学院的校友, 199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审判实务和法学研究,2006年获“福建省首届十佳优秀青年法学人才”荣誉称号。他的研究涉及法理学、法社会学、宪政、司法制度改革等领域,曾出版个人专著《法治的罗马城》、《法庭的故事》。 黄法官在讲座中,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当前法学研究的社会背景,并告诉大家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从事法学研究必须走入实践,然后从实践中回来重新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讲座的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介绍人民法院对于调解的司法政策变化,二是分析为什么调解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及调解的优点,最后阐述了“无讼社区”的内涵及如何构建。黄法官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对调解的司法政策变化,然后比较了中外的调解文化。同时,黄法官引用了他亲身处理的几个典型案件,如“博饼案”、“二十一个鸡蛋案”等来分析调解的优势。他指出,“无讼”并不是大家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消灭诉讼,而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诉讼,并且构建多元、多层次的解决纠纷方式。最后,黄法官引用他多年前写的关于法律人梦想的诗来勉励大家共同努力。从他的讲座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青年法官十多年如一日对于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讲座结束后,张榕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收获和感悟,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从黄法官的讲座中收获了很多。 法学院2011级诉讼法学 魏佳轩/文 ,李蕉/图

上一条:篮球联赛鸣锣开战,法学女篮初战告捷

下一条:厦大法学学子 青春扮靓导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