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晚上七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法律部副总监杜惟毅先生在法学院B520教室做了一场题为《股指期货制度及期货法立法展望》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云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人员包括选修金融法课程的硕士生、经济法专业博士生以及其他慕名而来的同学。
杜惟毅先生自2001年在厦门大学法律系获得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后,曾任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中心和法律部,现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法律部副总监,拥有丰富的证券期货市场实务工作和一线监管经验;同时曾参与《证券法》、《公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并在《证券市场导报》、《国际贸易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研究视野。
我国期货交易起步晚,目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学界理论研究较少,所以杜学长首先通过分析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证券交易的区别来阐释期货交易的概念,指出期货交易是市场主体通过标准化合约而实现风险管理的金融交易;继而对期货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引出现代期货交易的三大特征,即标准化期货合约、履约保证金和结算制度。接下来杜学长从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股指期货市场业务规则体系、股指期货市场主要制度安排等方面对我国股指期货制度展开介绍,并在分析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后,指出我国当前期货立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期货立法的必要性,提出完善期货立法的设想。杜学长认为,金融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成为经济的主体,如果金融交易过度发展以至超过现货交易,那对一国经济发展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当前我国期货法律体系不完备主要是期货交易起步晚、实践不足所致,所以在今后的立法中需要向期货交易起源地美国借鉴。由于中美经济发展和历史背景不同,中国在具体实施中应注重本土化改造,不能盲目随从。
在互动阶段,杜学长耐心地针对大家所提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解答,其间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博得阵阵掌声。同时杜学长指出,我国目前期货制度尚不完备,大有可为空间,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校园生活,把握学习时机,提升学术水平与科研能力,为推动我国期货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做出贡献。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历时近两个小时的精彩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杜惟毅学长能拨冗再回母校,为大家带来更多知识盛宴。
(文:郭俊芳;图:梁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