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非你莫蜀”实践队蓄势待发

发布人: 高斌 | 发布时间: 2012-07-25 | 阅读数:
  迎着七月的朝阳,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幕即将再度拉开。在7月18日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上,作为团支部实践队伍之一的“非你莫蜀”实践队光荣地接受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蕾老师授予的团旗,将于7月26日踏上蜀地进行对震后羌文化的实践研究。   “非你莫蜀”实践队组建于2012年5月,由队长张柯亚和9名队员组成。实践队在5月18日第一次会议时确定了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具体行程。队员们于会后不断对策划书草案进行激烈的讨论,并集思广益,完善策划内容,完成策划案的书写。在策划书完成之后,队长根据策划内容与队员沟通,分配任务,答疑解惑;队员们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增补策划内容,抑或在宣传、后勤等方面各自发挥作用。7月14日晚,实践队员与联系的指导老师魏磊杰在漳州校区北区宾馆召开讨论会,就策划的不足之处以及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会后,魏老师高度赞扬了实践队的策划完备,希望实践队在实地实践中能取得较好成效。   2012年是四川汶川地震后的第四个年头,也是国家“灾后重建”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完全完成计划中的过渡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震后羌文化重建的现状也颇受关注。自震后重建以来,羌文化一直被作为重要的文体教育而被尽心扶植,因此国家除了对羌族特色的倒塌房屋的进行了修复外,还通过设点创立了中国羌族博物馆等方式,以此来弘扬羌族文化。本次实践,我们主要通过文化重建的三个新点——“羌魂”的全国巡演、羌绣计划、乡村重建作为引子来揭示羌文化重建的现状,并以此来开展我们的活动。而我们此次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入了解羌族文化并弘扬其内在精髓,我们希望能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为保护羌文化的传承尽绵薄之力。   目前,实践的前期准备已基本完成,相信此次实践不仅能让队员明白何为社会担当,深入了解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很多弥足珍贵的东西,它们一定会让队员们受益终生。   法学院“非你莫蜀”暑期社会实践队 张光旭 文/图

上一条: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鼓励鼓励”实践队厦门实地考察

下一条: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鼓励鼓励”实践队厦门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