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由汕头大学法学院、长江谈判及争议解决中心和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主办,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协办的“农村地区的接近正义:规范,制度与文化变迁”研讨会在汕头大学顺利召开。来自汕头大学、香港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境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的学者和资深律师齐聚一堂,共话农村纠纷解决的热点问题。我院诉讼法专业博士生熊云辉、李亚凝、韩宝、林毅坚、欧丹、戚婵等同学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这是自2011年以来,我院诉讼法专业博士生第三次参加汕头大学主办的研讨会。
开幕式由汕头大学法学院陈瑞林副教授主持。汕头大学法学院院长Michael Palmer教授、香港大学傅华伶教授及汕头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高见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精彩的致辞。他们一致指出,实现农村地区的接近正义,是中国走向全面法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会议分为三个专题。在专题一中,来自武汉大学的张万洪副教授、香港大学的顾维遐博士等六名学者分别就中国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法律秩序、环境污染、集体土地、留守儿童和基层法律服务制度等方面进行剖析,直指农村地区接近正义面临的现实状况和法律问题,发人深思。专题二主要从中国乡村的变迁寻思接近正义的出路,我院博士生林毅坚、戚婵,以及武汉大学的程骞同学分别从民俗、政府治理和解决纠纷模式等多维度视角阐述农村法治进步的方式。在专题三的发言中,汕头大学法学院张哲文同学通过充分的数据资料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农村法律援助的困境。厦门大学熊云辉同学基于江西中部农村的经验和观察讨论了农村法律的需求与供给;韩宝同学对乡村社会的秩序提出了设想与安排;李亚凝同学精辟地论证了农村秩序潮汐现象;而欧丹同学则提出农村纠纷解决方式的“混合模型”。这一专题的讨论主要围绕农村秩序的未来走向而展开,其中关于如何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法律如何在乡土社会扎根等议题,引起了在场法律人士的热烈讨论。会后Michael Palmer教授对我院参会同学的出色表现予以赞赏。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汕头市礐石街道司法所与社区,体验了汕头农村的乡土淳朴氛围,还与民间调解高手分享农村纠纷的解决经验。此次会议不仅从学术层面对农村地区接近正义给予关注,还立足国情,着眼于现实,为农村地区的纠纷解决和法治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戚婵 报道)
201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