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晚,北京大学教授李启成老师应我院邀请在法学院B138教室分享了一场题为“‘治吏’思想影响下的传统中国法”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马腾副教授主持,在到场学生中激起了热烈反响。
李启成教授以黄宗羲之“宗旨”论为引,提醒我们注意思考中国古代法的“宗旨”,并指引我们从中国古代的法理学之书——《四书》、《五经》、《商君书》以及《韩非子》等书中寻找答案。随后,李启成教授以“三大阶段,两大转型”为线索,简要梳理了中国史的发展脉络,并指出了“治吏”问题的发生根由,是在第一次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战国时代,帝制取代封建制治理民众的需要。接着,李启成教授从官员的养成、选拔、任职及考核、监察等方面具体讲解了“治吏”的内容,并对其在立法和司法上的直接表现做了阐述。李教授还通过对皇帝、官员的教育,说明了“养民说”对“治吏”说的纠正,总结出帝制法制的精义是“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最后,李启成教授对中国古代法律的优缺点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这一“治吏”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法基本契合了古代农业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
鉴古以知今,通过这场讲座,李启成教授不仅鼓励我们以同情的态度理解历史,更提醒我们法律不能一成不变,立法者要权衡利弊,而法律职业者要深刻意识到人心和人性的微妙、社会的复杂,以谨慎悲悯的态度对待工作,尽量避免鲁莽残酷。
在提问环节,到场同学就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法律发展的必然与偶然性、以及学术研究方法等问题与李教授展开了热烈探讨,这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最终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图/文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