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我开启了赴台交流之旅,满怀激动与新鲜之感;至2018年6月返程,我的行囊中,更是有了满满当当的收获与感动。
在台大交流的半年,我选修了民法身分法、劳动法、刑事审判实务等多门课程,研习台湾法律,了解台湾文化。上课之余,丰富多彩的讲座、研讨会、学生活动,更是让我见识到了台湾老师们对教学的热情、对知识的不懈钻研,更感受到了台湾同学的热情与活力。而参加学伴项目,在台大旁的龙安小学与法国学伴搭档教学,也让我收获了与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参与野外地质课程,让我在欣赏台湾的风光之余,也对其背后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探索。
以下便是于地质调查课程结束后写下的一份野外日记,以此一窥台湾风情,也为交流生活留下几分纪念。
作為交流生,真的非常幸運可以修習到地質調查導論這一野外課程。對於我而言,臺灣的風景人文都充滿了新鮮感與吸引力,而能以野外課的方式來增進自己對於臺灣地質地貌的瞭解,是單純的遊玩活動所無法比擬的。人們常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縱觀本次花東野外課程,倒真是小石頭裏有大學問,一粒沙裏見世界了。
在參與野外地質調查課前,地質學對我而言,幾乎是完全陌生的。四天的野外課,讓我對地質學有了新的認識。但自知身為門外漢,不能夠寫出十分具有專業性與科學性的地質調查報告,惟想以“野外日記”的呈現方式,談談四天的感想與收穫。
「逸芳的野外日記」
2018.5.25 星期五 天氣晴
期盼已久的野外課終於開始啦!帶上地質錘,備好野外用品,懷揣著對花東美麗景觀的期待,我們在清早向東北海岸前進。
約莫九點時,來到了今日的第一站——久聞盛名的陰陽海。雖說是上午九時,天氣已然開始炎熱,但晴空下的海面也更添了一分美麗。第一眼見到陰陽海,忍不住贊嘆自然的力量,可以如此明顯地讓一片海域呈現兩種完全不同的顏色。而這一神奇景觀則是因為礦坑中的含鐵礦物在自然風化之後,形成具有大量二價鐵離子的酸磺水,流入河水後,二價鐵離子在高氧量環境下氧化成了三價鐵,從而帶有氫氧根。但由於流入的時間短,並未將二價鐵全都氧化成三價鐵,半封閉的海水環境也讓鐵離子氧化速度變慢,高能量的海水更是使懸浮粒子不易附著於灣底,因此常年呈現這一景象。
觀察完海的顏色,我捕捉到了十分完整的海膽化石。通過老師的講解,第一次知道海膽還有多種類型,可通過外型、口及肛門位置、棘刺及所處環境來判斷。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看到了一塊較大的生痕化石。面對這塊化石,想像著在多年以前,有許多生物曾經在沙、泥灘上居住、挖掘、爬行、蠕動和攝食,它們的行為在地層留下的記錄方式,有縱向、橫向、斜向,也有管狀、網狀、凹槽等,十分有趣。
此景令人不禁感慨:一塊化石可以塵封歷史,便也可以讓歷史重新鮮活,一塊小小的石頭卻蘊含了許多的故事。也許地質學家的工作之一,就是通過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讓這些“沉默”的石頭得以“開口說話”,擔當一般民眾與岩石地層之間的橋樑吧。
第二站主要觀察的是火成岩脈、海蝕平臺與低度變質岩的鉛筆狀構造。在這一站,我學會了如何辨別斷層是為左移或右移,也找到了冷卻節理與垂直節理。遠眺龜山島,聽老師講解火山爆發的等級高低與岩漿庫的容量有關,重塑了我對活火山的認識。在第三站粉鳥林,我瞭解到此處岩性以角閃岩為主,其形成環境為低溫高壓的變質環境。在這一站,我們小組第一次運用地質錘敲開了一塊變質岩,發現岩石有明顯的片理,內部有大片區域呈現深紅色甚至深棕色。動手實踐的感覺很新奇,也很有趣。
(攝於粉鳥林,小組同學一同敲開岩塊觀察其內部)
今日的最後一站則來到了七星潭。此時已快接近傍晚,七星潭海風徐徐,浪花躍動,海水透著一種溫柔的藍色,十分美麗。在瞭解了花東縱谷地震序列、米侖臺地的抬升原因及七星潭的形成原因後,我們開始學習辨認各類石頭及找尋玫瑰石。
可惜沒有尋找到玫瑰石,但卻學會了可以使用地質錘來刮石頭的表面,以有無“傷痕”來判斷是為石英或大理石。也發現了多作為建材的花崗石,紋路特殊的蛇紋石,表面帶有綠色及黑色雲母的綠泥石、片麻岩等多種石頭。
(攝於七星潭,左上:綠泥石右上:片麻岩左下:大理石右下:蛇紋石)
今日天氣雖熱,但吃到了司機叔叔送給大家的芋頭碗冰,很感恩。期待明天的行程!
2018.5.26 星期六 天氣晴
今日第一站,是到瑞北溪尋寶。瑞北溪流經附近的打馬燕山,帶來了大量的變質岩碎塊,我們可以在這裡尋找到竹葉石、石榴子石和揚起石。經胡老師介紹,知道竹葉石以細粒的石榴子石為粉紅色的岩基,可以通過表明的竹葉狀紋路來辨別;而在本區的石榴子石多為紅色,呈現透明或半透明狀,可作為寶石;陽起石則呈現暗綠色,紋路較為細密。在一陣翻找后,我們成功地發現了三種寶石礦物。
(攝於瑞北溪,從上至下分別為紅榴子石、陽起石、竹葉石)
緊接著,我們來到了大坡國小,觀察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的池上斷層。在這裡,我觀察到溜滑梯的頂部翹起,斜坡底部擋土墻破裂,及地質學家們安置的地殻変形精密測量儀。池上斷層主要是潛移型斷層,潛移是斷層小規模錯動並在長時間中持續慢慢釋放能量的活動,因此可以認為池上斷層相對安全。
在去利吉村的路上,林老師演唱了一曲《來去台東》,歌中提及鯉魚山。老師表示,台東有許多以動物命名的山峰,而這些山峰中都夾雜著外來岩塊。就如被稱作“小黃山”的利吉層,為巨厚的灰色泥岩,岩層中夾有種類繁多而大小不一的外來岩塊。且敲開岩塊后可以發現泥岩填充物的表面具有光滑的鱗片狀葉理,可以推測出利吉層曾受過強烈的壓應力剪切作用。令人驚奇的是,鱗片狀葉理並不規則,表明岩塊所受的剪切力可能來源于四面八方。受力複雜且外來岩塊奇多,利吉惡地的成因還有待世人進一步地探索。
今日最後一站的觀賞對象是枕狀熔岩。其是海底火山噴發的產物,位於水深500公尺下,與明日將要參觀的石梯坪的潛水噴發有著本質不同。在此景點時,聯想起第一日在萊萊參觀到的降溫冷卻節理,岩石會垂直于溫度梯度而裂開,而枕狀熔岩的冷卻順序為由外到內,因此可以判斷其呈現放射狀節理。近距離觀察時,我們的猜想被印證了,學以致用讓大家都有滿滿的成就感。
(攝於枕狀熔岩)
今日夜宿知本溫泉,曾到過北投的我興奮地想要知道兩種溫泉的不同之處。然而,除了硫磺的味道更為淡些,我並未覺出任何不同。據同往的北投同學說,知本溫泉是碳酸氫鈉溫泉水,北投則多為白硫泉,因此北投溫泉對於皮膚的刺激性更大一些,對於敏感膚質的人而言,知本溫泉泡起來則更為舒服。
一邊泡腳一邊吃著溫泉蛋,仰望天空還可以看到繁星,可謂是愜意無比。
2018.5.27 星期天 天氣晴
今日天氣晴好,海岸景觀在陽光下十分亮眼。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有著許多美麗的海蝕構造的小野柳。在這裡,我們觀察到了四種地層倒轉的現象,分別為流槽鑄型、波痕、交錯層及火焰。在助教學長姐的幫助下,學會了如何辨認地層年輕的方向以判斷是否有倒轉情況的發生。例如,火焰又稱脫水構造,其因快速沉積而未來得及脫水,如帶水的海綿受重壓后會有水分向外溢出,其受重壓后泥沙也向上溢出,從而形成了火焰般造型。在小野柳,此上凸形狀卻在下方,因此岩層明顯有倒轉的情況。
(攝於小野柳,左上:交錯層右上:火焰左下:流槽鑄型右下:波痕)
下一站則是三仙台。在本站,我們觀察到了火山角礫岩、浮石和斑狀安山岩。浮石不僅有著放在水中也能漂浮的神奇特質,其由火山噴發至海上約一年就會沉入海底,也可以作為地質上很好的時間指標。胡老師還為大家講解了斑狀安山岩與麥飯石的不同。麥飯石由於含有沸石類礦物,離子交換能力強,可以用作化學反應的催化劑、廢水處理等,斑狀安山岩則因不含沸石類礦物而無此功能,但兩者在外表上極為相近。
在本站,主要任務之一是找玉髓。玉髓是隱晶質的石英,正常為白色,沾水后可明顯看到呈現透明至半透明狀。若是玉髓內混入了銅離子,則被稱為“台灣藍寶”,價比鑽石。由於石頭表面若帶水更易辨別,我便走進海灘,從表層岩石向下挖掘,持續工作一陣后,發現有塊石頭表面有一道透明的亮面,結果居然真的是玉髓!繼瑞北溪尋寶后再一次撿到“寶石”,內心之興奮難以言表。
(攝於三仙台,右中為尋找到的玉髓)
離開三仙台,便來到了我嚮往已久的石梯坪。在石梯坪,可以觀察到凝灰岩,岩層中夾雜著大小不一的外來石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黑色的外來岩石。由於火山噴發也會將圍岩一同炸出,大塊的石塊直接砸在地上時,地面沉積的火山灰尚未凝固,石塊撞下來就形成了明顯的撞擊構造。在黑色巨岩旁邊,還可以看到圍繞著此塊石頭的、呈現流動狀的凝灰岩。
與小野柳不同的是,石梯坪的火焰及魚骨狀交錯層並未發生地層倒轉,但形狀更大,更易辨認。除此之外,石梯坪的海階、壺穴和左移滑動面,也是很有名的地質景點。
接著,我們來到了石門。在石門不僅可以看到主體為火山碎屑岩的海蝕拱門,還觀察到了有著美麗節理的柱狀安山岩。在拱門內,林老師帶領大家觀察了穿孔貝的實體化石與生痕化石。由穿孔貝在同一時間集體滅絕,可知是因為地震使地殼在短時間內抬升,穿孔貝來不及作出應對,在原本位於海面附近的地方集體死亡。而離海較進的柱狀安山岩與澎湖的柱狀玄武岩雖都屬於火山岩,但在成分、酸堿及岩石構造上還是有所不同。據介紹,此柱狀安山岩屬於掉落此地的外來岩塊,完整應呈現六棱柱狀,十分奇偉。
最後一站,我們停在路邊觀察沙脈橋。砂岩岩脈的主體是八里灣層的砂岩,被侵入的岩體則屬於都巒山層。成因與年代都不盡相同的兩套岩層,是因為岩塊掉入了未膠結的沉積物,經歷了岩塊崩落、砂層液化、砂粒溢出等作用才形成的。而藉此機會,老師也向大家展現了海岸山脈地層關係圖。
明日就要前往全台灣最老的岩石帶——太魯閣帶,觀察各式各樣的變形構造,十分期待!
2018.5.28 星期一 天氣晴
野外課程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非常幸運的是這四天的天氣都非常晴好。雖然炎熱,但也便於攝影與觀光。
在砂卡礑步道最大的驚喜,便是可以進入峽谷,近距離地觀察岩層。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多重協調褶皺、串腸褶皺、劍鞘褶皺與夾皺劈理。其中,多重協調褶皺令我最為驚歎。在多重協調褶皺中,有一塊岩石扮演了主導的角色,而由誰主導,與岩層厚度、流動性、黏稠性等因素有關。面對岩塊,可以明顯地看出“強勢”岩塊的弧長長,周邊岩塊的弧長較短。
在返程中提及砂卡礑步道時,林老師表示,在溪谷中有看到較為圓潤的白色石頭,且有大有小。但其特殊在于位於河流的中上游,而非如七星潭或三仙台之類的河流下游處。表明其不僅歷經了一定的搬運作用,也極可能是歷經了多次的變質成岩、侵蝕、沖刷等作用。並且,其也有可能是天祥混同層的一部分。
小小石頭卻可以折射出如此多的故事,引發人們的好奇與猜想,可謂是好奇心帶我感悟地質,小小石頭向我訴說歷史的進程了。
返程途中喝到了很好喝的佳興檸檬汁,感恩林老師,也感謝助教學長姐的熱情相助,可謂是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感謝野外課讓我對於台灣的地質地貌更多了一份親近與了解。人們常常說要仰望星空,但也不要忘記低頭看看腳下的土地。生存于這個世界上,就不要吝惜我們的努力去了解它、探索它。這不僅是地質學家與天文學家的工作,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常常葆有的一顆好奇心與一份探索心。
因為,坐在石梯坪的凝灰岩上遠眺大海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攝於石梯坪)
刘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