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由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暨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主办的“厦门大学观韬国际法论坛”(XMU-Guantao International Law Forum,下称“论坛”)继续举行学术讲座。厦门大学国际法博士、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朱明新老师以《国际习惯法:历史演进、学说争鸣、司法实践与未来展望》为题做了精彩报告。
朱明新老师详细介绍、评论了关于习惯国际法的各种学说以及实践发展。他认为,尽管存在着传统学说、变异学说以及诸多新学说,但实证研究表明国际司法实践多采取传统学说识别习惯国际法,并将国际条约作为习惯国际法的最重要证据。当前的习惯国际法处于国际关系进一步条约化(双边与区域层面)和非正式国际立法的双重夹击下,但未来仍然值得期待。评议人蔡从燕教授对报告作了认真评议。陈辉萍、龚宇、房东、张膑心、苏宇等国际法学科二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本场讲座,大家对于习惯国际法的识别与适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各位师生对于朱明新老师治学之勤勉、严谨,包括他对习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谙熟表达由衷的赞赏、尊敬。
此外,国际法创新团队依惯例还举行了多次学术午餐会,每次午餐会都吸引十几位本专业教师参加,并积极参与讨论。
在6月7日举行的午餐会上,中伦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合伙人、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李立斌律师以《一带一路语境下大陆劳动法的域外效力》为题进行报告。李立斌律师从实践案例出发,对涉外劳动关系的分类进行了简明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及现存的问题。
在6月1日举行的午餐会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法律研究所所长季烨副教授以《两岸协议的司法适用:大陆的视角》为题进行报告。季烨老师就在收集分析涉及两岸协议适用的案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陆法院是否有适用两岸协议的义务、大陆法院适用两岸协议的前提、大陆法院“适用”两岸协议的路径等问题。
在5月24日举行的午餐会,龚宇、杨帆及苏宇老师分别介绍了哈佛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Rage of Order: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Law(1800-1850)一书的内容、翻译情况,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引发的思考。该书翻译由法律出版社与国际法创新团队共同精心策划,由龚宇老师组织翻译。
“论坛”旨在创设活跃、开放而多元的学术交流机制,强化国际法学科的长期发展潜力,尤其促进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
文/ 厦门大学国际法创新团队
图/ 柯月婷 上官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