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英教授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在推进伟大事业中用好底线思维

发布人: admin | 发布时间: 2018-04-12 | 阅读数:

2018年4月10日,法学院李兰英教授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第5版本领周刊“领航中国”版块刊登评论文章《在推进伟大事业中用好底线思维》

原文如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党员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风险,有力应对、处置、化解挑战。——编者

底线最初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引申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如社会实践不能超越的界线,社会心理能够认可的下限,社会期望的最低目标等。底线,是在价值上的最低标准,底线思维是一种以底线为基准、作最坏打算,力争最好结果的科学思维方式,蕴含着矛盾转化、质量互变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底线思维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国防外交中,执政者或决策者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它不仅考验执政者的判断预测能力,也检验执政者战略眼光及心理承受力。划定了底线,同时也就有了底气,就可以谋划全局;具备底线思维,就可以轻松上阵,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就有了从容的心态,去寻找办法,勇于创新,继续前行。

底线思维可以培养整体观念、全局意识。底线思维反对轻重不分,强调立足底线以谋全局。在治国理政过程中,为避免片面性和局部性,要对即将实施的事业进行全盘考量、整体设计。这要求执政者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要立足全局,全面考量,充分论证,大胆设计,谨慎分析,最终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方案。而这一方案中,必须包含最差的结果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成竹在胸、运筹帷幄。

底线思维蕴含忧患意识,强调居安思危。忧患意识不等于底线思维,但没有忧患意识就没有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强调有备无患、未雨绸缪,突出防患于未然。底线来自于对业已存在和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求执政者既要观察有利的方面,也要洞悉不利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这需要对前进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等做出科学预测和正确判断,尤其要对不利因素、最坏结果、最大挑战做充分估计。只有这样,才可以面对出现的新挑战和新困难,临危不惧,从容妥善对待。

底线思维可以激发创新意识。底线思维是在继续前行状态下的慎重考虑,它反对消极无为,追求保底争优。强调底线思维,并不是要束缚手脚、畏缩不前,恰恰是鼓励积极改革、大胆创新。改革与发展总是存在风险的。当今要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必须大胆创新。当改革划出风险底线的同时,创新发挥的自由空间也就随之限定。以金融为例,在新经济形势下,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有时界限模糊,金融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2年就曾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管理部门,既要对潜在风险隐患,密切监测、早作预案,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出手、有效应对。同时,底线之上,金融创新的空间也随之确定,必将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热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底线思维方法广泛运用于治国理政方方面面。底线在政治上是生死线,在政治方向上,在大是大非上,丝毫不能偏离,丝毫不能动摇。关于道路底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重申:“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在党建和党员管理方面,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准则》紧扣廉洁自律主题,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与此同时,《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在对待腐败问题上,同样明确亮出底线,要求“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在民生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底线思维,指出“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应该坚持包容性增长理念,用社会政策托底宏观经济政策,织牢社会安全网,推动经济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扶贫工作“既要下决心消除绝对贫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从心”。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底线思维运用于治国理政各领域,而且把底线思维与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我们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用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应对风险和挑战,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李兰英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上一条:法学院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平台建设团队赴泉州调研

下一条:“金融法学文库”即将推出第18本学术专著,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