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不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
一、坚定信仰、培根铸魂,深耕思想引领“责任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法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抓住关键节点,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创新形式,提升思想引领实效。搭建“廌园先锋理论学习会”“廌园理论学堂”“廌园党务沙龙”等创新学习平台,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举办“传承老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十佳主题团日活动评选大赛,举办“数”说二十大专题党课,十个党团支部从数字出发,解读、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厦门大学党建办主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廖志丹作出高度评价,称“创意十足,惊喜不断”。组织参加厦门大学“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厦门大学首届基层党务干部素质能力大赛获教工组一等奖,学生组三等奖,展现出法学院党员干部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良的业务素养。
(十佳主题团日大赛)
(“数”说二十大专题党课)
(法学院获厦门大学首届基层党务干部素质能力大赛获教工组一等奖,学生组三等奖)
以讲促学,提升理论宣讲能力。坚持以学助讲、以讲促学,有组织、立体化地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和载体,第一时间成立“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充实“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党内法规与廉政教育宣讲团”体系,学院精编党课内容、创新党课载体,增强党课吸引力和感染力,邀请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为2019级本科生讲授题为《百年奋斗谋复兴 勇毅前行兴伟业》形势与政策课;学院许和山书记为学生作《讲政治 守规矩 有底线》《向阳而生 逐光前行——做新时代廉洁修身的好干部》专题党课,宣讲团进课堂、进社区、进机关、进支部讲党课、团课200余场,宣讲团5名成员入选“囊萤星火青年讲师团”。
(党委书记“毕业一课”)
(讲师团成员宣讲)
打造品牌,党建引领社团发展。依托党规党纪学生研习社、法学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社团,开展全国高校党内法规研究生论坛、“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大赛、法律情景剧大赛等活动,强化引领,打造品牌。成立全国第一个“厦门大学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通过理论学习、普法实践、课题调研等,推动全院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得到学习强国、新浪厦门微博、福建长安网等媒体的广泛关注。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观摩研习社党支部活动,对其活动形式和内容表示肯定和赞赏。党规党纪学生研习社获评全国百强社团,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福建省新时代党建优秀案例”,连续三任社长获评“全国廉洁教育大使”。法学院学生社团工作在学校2021年度学生工作考评中排名全校第一。
(法律情景剧大赛)
(党规党纪学生研习社获评“全国百强社团”)
(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授牌、授旗仪式)
二、启智增慧、明法修身,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
法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学院在开展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大思政”人才培养格局。
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着思政教育资源,在全院范围内选树1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打造1个“厦门大学黄大年教学团队”,举办“课程思政”建设沙龙暨师德师风讲坛,邀请立项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融入课堂,由院长宋方青主讲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及时地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新表述、新提法融入课堂教学,增强青年成长成才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觉。
(党内法规高端论坛)
搭建多次层次、高品质学术交流平台。开设“至善法学大讲堂”,邀请国内法学领域的权威、大家,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司法实践,策划了民法典、国际法、立法学等主题,聚焦热点问题、案例,讲授专题报告,开阔了全局性、前瞻性的视野,激发学生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目前已累计举行报告30余场,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100万人次。定期举行“知行·软法之治”研习班、“法学·开讲啦”、法律思维拓展训练营等学术讲座和沙龙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活跃学术氛围。
(至善法学大讲堂)
打造以赛促学、以学强赛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主办、承办各级竞赛,包括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律文书写作大赛等国家级赛事,法律英语翻译大赛等校级赛事,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法学学子先后斩获第十九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特等奖、福建省第三届高校法学研究生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等,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子同台竞技中碰撞思维,展现了良好的学科素养与专业能力。
(“丛法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特等奖)
(第十二届“联合信实”杯模拟法庭辩论赛)
三、笃行致远、惟实创新,书写担当奉献“大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法学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子在奋进新征程中贡献智慧力量。
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海报设计大赛、微视频大赛、“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成立“民法典宣讲团”,组织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宣传,发布全国首份“民法典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获得全国政协肯定批示,在全网获得超过400万的传播量。打造“法治课堂”“青春法宝 伴我成长”等普法项目,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助力法治校园建设。
(国家宪法日活动)
(民法典宣传)
持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设立“高领社会实践奖学金”,支持普法实践队到边远地区开展活动,助力法治精神传播。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党史学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团结等主题,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深入企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育儿假等方面的调研报告得到了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厦门市同安区妇女联合会等单位的高度好评。
(暑期社会实践))
广泛推进志愿公益活动。联合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等单位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宣传月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反诈骗知识,推动建设“平安校园”。成立“禁毒之星·种子计划”大学生禁毒志愿者讲师团,强化禁毒宣传教育,营造绿色健康环境。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部署,组织防疫抗疫志愿活动,筑牢校园安全底线,学院留鄂师生临时党支部获评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1名学生党员获评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共产党员。发挥“智库”作用,主动服务地方和区域发展需要。在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中,我院学生组成的专项培训小组积极作为,帮助福建省代表队荣获全国总决赛团体一等奖。
(“禁毒之星·种子计划”大学生禁毒志愿者讲师团)
(“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宣传月活动)
四、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搭建成长成才“大舞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法学院聚焦青年学生在思想进步、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充分发挥校友优势,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先后在北上广深等地建立80余家法学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赴海丝中央法务区学习交流,近距离了解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厦门探索”和“海丝力量”。
(海丝中央法务区参访)
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依托“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设立本科生国际化班、“中国-OECD联合培养税务法学硕士项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提供涉外法律人才储备。与涉外律师事务所、国外律师事务所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学生实习与交流合作,定时邀请专家和校友、有留学经验的学长为学生分享境外交流、就业等相关经验,设立胡奇蝶奖助学金,支持赴港澳台、东南亚地区交流表现优秀的同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
(中国-OECD税务法学硕士开班仪式)
护航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完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开展“职面未来”就业经验分享会、“勇往职前”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沙龙、“CFA、CPA、法考三证交流会”等活动。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毕业季活动,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越来越多法学院毕业生通过中央选调生遴选进入中纪委、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移民局等中央部委工作,通过各省市“定向选调生”项目、基层就业项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创业沙龙)
党的二十大吹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前进号角。法学院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图文:华人策略综合讨论
审核:吴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