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晚上七点,法学院B520教室座无虚席。我院肖伟教授为硕士研究生献上了一场名为“福兮祸兮——我国开办融资融券评析”的精彩讲座。
肖伟教授从2008年10月6日0点人民网《人民日报》发布《证监会近期将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这一新闻及由此引发的各方反应入手,引导同学们思考融资融券是否为救市最佳良方,从而展开本次讲座的主题。
肖伟教授首先讲解了融资融券交易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它的市场效应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主要包括流动性效应、市场缓冲效应、对冲避险、双边赢利效应、券商赢利效应和股价形成效应。在简要介绍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后,针对分散授信和集中授信的境外融资融券主要模式,肖伟教授认为我国市场尚不发达,融资融券风险较大,宜采用集中授信的专业化模式,同时应借鉴境外融资融券的基本经验。随后,肖伟教授也谈到了这一业务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情况作了进一步分析。
从经济法角度对融资融券业务进行宏观了解之后,肖伟教授又从民商法角度对客户与证券公司之间的信托关系提出质疑,认为证券公司的经营资格、证券公司担当受托人及这种信托关系与设立信托的宗旨、信托财产独立性之间都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同时,肖伟教授也解释了规则如此设定的原因。关于保证金和证券的“让与担保说”,肖伟教授也指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出路。最后,肖伟教授指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最快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就会开办,届时将产生许多法律纠纷,应提前做好准备,梳理各种法律关系,以便为证券交易者提供规则。
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肖伟教授幽默诙谐的语言、浅显易懂的举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满座掌声和笑声,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文/柯寅倩 图/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