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专业博士生学术沙龙持续上演

发布人: 刘洁 | 发布时间: 2011-11-22 | 阅读数:
2011年11月18日(周五)下午,厦门大学国际法学专业本学期第三场博士生学术沙龙在法学院C419室精彩上演。本次沙龙以“国际投资协定中的税收条款研究”为主题,由本专业2010级博士生李庆灵主持。 李庆灵同学从晚近的国际投资协定实践中多有纳入税收条款的现实情况谈起,分别从税收条款模式、所涉税种的选择、以及中国的因应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她首先论述了不同的税收条款模式的不同作用及其对缔约国的不同影响;紧接着分析了不同税种范围的不同特点,并比较了它们对于缔约国可 能产生的实践影响;最后,结合晚近中国地位转变后、在国际投资协定实践中一身兼属双重身份的事实,李庆灵同学指出,我国应采取税收专门性条款的缔约模式,并区分不同的缔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税收例外条款。 李庆灵同学陈述完毕之后,在场同学纷纷就自己对投资协定中税收条款的理解发言:有的直陈疑问、引发探讨;有的发表观点、激扬文字。同学们争论最多得,一是发生涉税争议时,如何在国家对抗国家的WTO层面、私人投资者对抗东道国的国际投资仲裁层面以及东道国国内行政复议、诉讼层面这几种司法或类司法解决途径之间进行比较、体会差异;再是中国应该如何进行BIT税收条款的缔约实践——主要是税收条款模式的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于税种范围的界定——以最好地契合其投资身份转变的事实。 本次沙龙在广泛的争论和激烈的观点碰撞中结束。然而,沙龙中未尽的研究和对同学们后续学习中的启示却在继续。 文:林静

上一条:法学院2011级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顺利开展

下一条:齐树洁教授参加“中日韩民事调解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