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何丽新老师,厦门大学办公室刘宁老师带领法学院九名学生共同参加了思明区人民法院12.4法制宣传日暨第五届公众开放日活动。
思明区人民法院公众开放日自从2010年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每年都会邀请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今年除了厦门大学师生还有社区代表、中学生以及警官的参与。
开放日第一个行程是组织大家观看思明区人民法院“五型”法院宣传片。通过观看此宣传片,让公众了解到思明区人民法院的近几年的建设情况。思明区人民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数量达到两万余件,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解决社会纠纷,提出构建“公信型”、“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以及“科技型”等“五型”法院,真正做到让人民满意的法院。
随后在张嵘、阎彤庭长的带领下,厦大师生分别参观了法院的安检通道、审判庭、诉讼服务大厅,在参观审判庭时,讲解人员详细介绍了法庭布局的意义,法槌的演变历史,最后让一名同学试穿法袍敲响法槌,体验做一名法官的感觉。在参观诉讼服务大厅时,同学们对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室、鉴定室等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这种方便为民的服务表示赞赏。
开放日最后一个行程是座谈会议,首先由张嵘庭长详细介绍了“无讼社区”建设的历史以及现状,其中着重打造“无讼景区”、“无讼商区”、“无讼校区”、“无讼行业”等四大品牌。之后何丽新老师主要针对“无讼校区”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如借用法学院力量多与法庭进行交流,在法律咨询中要防止表面化和形式化,加强与周围社区近一步合作。随后由厦门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海涛基于社团的工作谈了下关于“无讼校区”建设的感受。会议当中还有同学针对“无讼”这个概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厦门电视台分别采访了何丽新老师和厦大法援主任张海涛针对此次开放日活动的感受和意义。
通过参与此次开放日活动,让同学们对法院的日常办公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消除公众对法院的神秘感,加强了群众跟法官之间的交流,为今后法院的建设提出了指引方向。
(张海涛/文 方学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