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南强法学沙龙第19期之单字的著作权保护

发布人: 刘洁 | 发布时间: 2011-12-19 | 阅读数:
12月15日晚上七点,在法学院B520顺利举行了第四季第19期法学沙龙。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单字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由知识产权研究院11级法律硕士的毛文玲、杨中兴、杨沛娟、黄钱欣同学主讲,刘晓海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因为近期的方正诉宝洁字体案,引发了“单字应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热议。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这一话题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极大关注,沙龙不仅顺利举行,而且讨论积极热烈。 字体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单个字应否受著作权的保护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整个沙龙用正反两个案例和国外观点探讨了上述问题,并且刘老师的点评让本次沙龙水平大大提升。 首先,黄钱欣同学简单介绍了我国单字著作权保护的情况,提出了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案例,抛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其次,杨沛娟同学重点讲了关于“秀英体”的案子,包括详细案情和背后的法律争议点,以及法院支持保护单字著作权的观点,激起了大家的踊跃发言,同学们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刘老师亦参与到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接着,杨中兴同学又介绍了近期热议的方正诉宝洁案,发掘其中的关键论争点,提炼出与前一案件法院截然不同的观点,老师和同学们又对此案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然后,毛文玲同学列举了一些国外的单字保护现状。起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给予了大家极大的启发。继而大家就一系列理论问题并结合案情展开了长时间的讨论,充分交换了意见,既达成多方共识,又做了众多保留,可谓求同存异。最后,刘老师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做了点评,使沙龙的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同学们都表示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可谓是对这次沙“龙”的画“龙”点睛之笔。 尽管单字的著作权保护至今尚无定论,但通过讨论,提高了同学们的论辩水平,拓宽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论功底,在“高度、宽度、深度”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沙龙圆满成功。 (图/毛文玲 文/黄钱欣)

上一条:法学社荣获“厦门大学十佳社团”称号

下一条:厦门大学第三届“法缘杯”法律情景大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