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盛教授在我院开展讲座 诗意解读“问世间‘法’为何物”

发布人: 刘洁 | 发布时间: 2011-12-21 | 阅读数:
2011年12月16日晚,著名法史学家、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理事长、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教授黄源盛先生在法学院B137教室为厦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讲座题目为“问世间‘法’为何物——从法律知识到法学智慧的追寻”,讲座由法学院党委书记侯利标老师主持。 黄源盛教授在讲座中以对“法为何物”的追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性观、方法论、历史观、价值观四个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法的作用是定纷止争,而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是由人心而起,因此了解人性是了解法的根源。他强调任何一门学问要做到深处,离不开历史和哲学。在临近尾声时,黄源盛教授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为学三度”(即态度、深度、广度)的要求,引导学生不仅要拥有法律知识,更要有法学智慧,不能仅仅是“法匠”,而要做“法工程师”,就如同大海的表面只有波涛,但是沉潜下去就会看到斑斓生动的海底世界。黄源盛教授在这场讲座中,以诗意的比喻开始,以唯美的诗句结束,讲座过程诙谐生动,同学们被黄源盛教授深入浅出的智慧和举重若轻的魅力所折服,不时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在提问环节,黄源盛教授与同学们深化了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后,侯利标书记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讲座完满结束。 (罗喆 文 周东平 图)

上一条:“当代司法文化应彰显哪些基本追求”

下一条:“中国法律史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