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的风雨,“五四”精神历久弥坚,九十年后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五四”精神。近日,法学院“五四红旗团支部”考核答辩会分别在本部和漳州校区举行,来自本科09、10、11级的9个团支部纷纷展示了本支部的工作成果。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周蕾老师,辅导员刘洁、林旭荣、张晓强、吴元标莅临答辩会。
4月10日上午9时,考核答辩会首先在法学院本部B栋423室举行。09级的三个团支部经过了充分的整理回顾和总结,对近三年的支部建设情况作了生动、详尽的汇报。展示的内容既包括党团活动、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推优、评选等基本活动,也体现了各班历届支部集思广益推出的特色项目。如一班团支部“情系西部”活动,为本班同学与西部的中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通讯渠道,在帮助西部孩子的同时奉献自己;而二班支部基于法律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尝试在班级的组织和活动中推动民主制度的构建;与此同时,基于班级台湾生和少数民族同学较多的情况,三班团支部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将“服务同学,创先争优”的理念与特殊的班级情况相结合,为此作出了一系列努力。
与09级相比,于4月12日上午9时在漳州校区学生活动中心227教室举办的答辩会形式更显多样。大会采取PPT展示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个年段6个班级分别从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汇报。11级1班以一段视频开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11级2班则是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数据来展示工作的成果;而11级3班则以“家”为班级建设理念介绍了一个多学期来的工作和反思。紧接着由10级3个班级进行展示。10级1班重点突出对口建设;10级2班以一首自创的《沁园春》开头,风格与众不同,全面展示了班级的工作成果; 10级3班则以条理清晰、数据丰富等特点赢得大家的青睐。
在每个团支部展示过后,老师们都就各支部的工作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询,让各个支部能够更加明晰在工作中的缺漏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改进。在答辩会的最后,周蕾老师分别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点评。对于10、11级的团支部建设,她首先表扬各个班级一段时间来辛苦的工作和丰硕的成果,但同时还对各班班团负责人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二是班团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整体联合性;三是针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漳校,各班要做好相关工作。而针对09级团支部活动数量减少、积极性下降、特色活动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周老师建议各个团支部更加主动地接触本班同学,明确他们的需求,结合目前对学术重视程度增加、毕业去向问题临近等情况推出新型的班级活动;同时,仍要抓紧思想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从实际出发为同学服务,巩固先进和谐的校园风气。
团支部的建设对于各个班级的发展和全体同学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一个先进、活跃的团支部不仅能够增加集体的凝聚力、服务同学,也在思想教育、文化建设、推广“创先争优”活动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院对于团支部的组织及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本次考核将通过各班展示团支部成立以来开展活动的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评价支部的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推选出的优秀团支部将代表学院参与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的评选。
法学院宣传部 史安琪、姚妙钰/文 史安琪、张光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