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上午9:00,经济法专业博士生本学期第四次专题学术讲座在在法学院B522拉开帷幕,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近年来中国税收立法问题例说”,主讲人是华人策略综合讨论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李刚副教授。
讲座伊始,李老师首先简练而精妙地评述了近年来的财税大事:众说纷纭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避重就轻的《车船税法》;宽严相济的《刑法修正案》(八)涉税条文;力不从心的房产税地方性改革;雾里看花的《刑法修正案》(七)涉税条文;扑朔迷离的《企业所得税法》;呼之欲出的《税收征收管理法》;火候未到的《增值税法》;前途未卜的《税收基本法(税法通则)》。
随后,李老师专门就2011年“财税年”的典型事件——《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修改展开了全面阐述。通过考量历次所得税修正案,李老师指出此次修正案创下两下新记录:一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二是我国单项立法征求意见的最高记录——23.7万条;并提出个税法的问题之所以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其主要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是最典型的直接税,是中国民众普遍参与立法的途径,是中国民主立法的里程碑。
虽然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二读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次修订案,其中对上述草案的内容进行了微调,但李老师认为,单纯从扣除额的改革对减轻纳税人税负的意义不大,依据税收课税原理,目前中国的高税收的同时并不能享受高福利,而高收入的阶层也没有多缴税。另外,修改后的税率表下的“注”中关于附加减除费用的表述仍存在不准确的问题。李老师结合日本学者北野弘久的观点,通过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的数据比较分析,得出直接税与间接税在税收收入的所占比例,继而指出目前中国的个税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扣除标准的高低,而在于税制模式的合理性。
本期讲座中,李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启发,留下很多思考的空间,大家期待在下周的学习沙龙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探讨。
(文/杨春娇;图/郭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