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9日(周五)下午2:30,华人策略综合讨论本学期首次“电子商务前沿法律问题”专题讲座在法学院B52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C2C网络交易平台案例的类型特征”为主题,由郭懿美教授主讲,参加者为2012级经济法专业博士生及诉讼法专业博士生。
郭老师对国内外的网络交易平台的最新案例及特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郭老师指出,目前网络交易案件的主要类型有侵犯姓名权、名誉权、著作权、商标权四大类型,侵权人主要是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卖家和网络平台供应商,也存在一定数量买家对卖家名誉侵权的案件。郭老师总结了目前C2C网络交易纠纷的三种解决途径,包括买家和卖家协商解决、网络平台供应商协调解决、诉讼解决,而诉讼解决对法院审理案件带来新挑战,判案的难度前所未有。目前电子网络交易案件的焦点问题是网络供应商的责任认定问题。郭老师认为网络平台供应商主要存在技术保障、用户身份认证、保密、信息监管及规则供给的义务,判断网络平台供应商是否承担责任主要依据其是否尽到应尽的法律义务。郭老师认为不宜要求平台供应商承担过重的义务。平台供应商不应当承担事前审查义务,且在发生侵权时平台供应商收到被侵权人通知后,若及时删除的可免责。郭老师最后指出最近发生的京东商城、苏宁电器及国美电器网络交易价格大战,存在价格欺诈、价格合谋等嫌疑,这充分说明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问题在虚拟的网络交易中已开始显现。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网络交易法律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郭老师的别具一格的讲座也启发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法律人!
(文/图:刘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