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午11:30,法学院“法律与社会读书小组”的成员满怀着获取知识、交流想法的期望,再次聚集于法政B420室,在魏磊杰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新学期第五次(总第21次)读书会。来自多个学院的20多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的议程较前四次读书会有了较大的改动。首先,主讲人和评议人的人数都由两位变为一位,留出了更多的时间供同学们自由讨论;另外,在自由讨论部分,由原来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模式转向由同学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自主讨论。本周的读书会围绕着强世功先生的文章“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深入探究了法律的治理化这一主题。读书会首先请事先指定的主讲人做出读书报告并由评议人针对其报告做出点评,期间魏老师多次对两位同学提问并做出评价,指出了其亮点和不足。之后,为了让其他同学更好地理解本次读书会的主题,魏老师对强世功先生的文章作了系统地讲解和梳理。在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很好地发挥了主动性,围绕着文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上,主讲人郑涛同学按照强世功先生这篇文章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对整篇文章作了介绍,对其中提到的国家治理的困境与出路、权力合法性的建设等问题一一做出分析,并另外提出了对于“大学术”和“小学术”问题的反思。郑涛同学优美的文笔、体系化的思想、优秀的高度概括能力和极具深度的反思得到了魏老师的高度赞赏。作为其评议人,张琪同学赞扬了郑涛同学的整个报告,在其基础上更深入地思考了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闪光点及问题,对国家治理的未来做出了一些设想并强调了市民社会的重要性。在点评两位同学的报告时,魏老师强调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把书先读“薄”、再读“厚”的建议,即先将书本的核心问题提炼出来形成体系,再在此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在接下来的自由讨论环节中,同学们就几个问题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热烈讨论。一方面,同学们就文章内容延展开来,讨论了中央对国家的管理所存在的弊端及其解决办法、其与公民社会的矛盾和中央对社会严格控制的深层原因等。另一方面,同学们探究了由“排队”这一日常现象所折射出来的人们公民人格和公共规则意识的缺失及其解决之道,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另外,就郑涛同学的反思及其引发的“如何让学术走下神坛”这一现实问题,同学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历经过报告阶段的知识增长和讨论阶段的唇枪舌战,本次读书会在良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在这次会议中,我们居斗室之内而放眼中国,对于现今中国的法律传统和治理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进入法学院伊始,徐崇利院长对我们大学学习期望——“厚基础,广学问”的意义,更为下一步我们的法学学习积聚了充足的正能量。
(法学院 蔡欣仪/文 郭韶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