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从燕教授关于大国与国际法问题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人: 刘洁 | 发布时间: 2013-03-18 | 阅读数:

               晚近,随着要求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国际法治的呼声日益强烈,以及新兴大国的逐步崛起,从国际法的角度建设性地处理大国问题日益凸显其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蔡从燕教授立足于中国国家身份发生重大变迁的现实,试图在进行理论提炼的基础上,倡导构建解决大国问题的法律方案,取得了重要进展。他撰写的两篇长文分别被两份中英文权威学术刊物发表或接受发表,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一、《国际法上的大国问题》入选“2012中国十大影响力法学理论研究成果”    2013年2月26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与《检察日报》社、《人民检察》杂志社、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属正义网共同开展的年度法治发展综合评估项目在北京召开首份评估结果发布会。2012年度评估项目包括五个子项目:2012中国十大法律制度建设成就、2012中国十大影响力法治人物、2012中国十大影响力法学理论研究成果、2012中国十大影响力法治案例和2012中国十大法治新闻。评选采用网络公示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各单项评估项目首先确定入选预选素材及其依据。组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评估项目内容的评选工作并提出遴选名单,并通过正义网公示初选结果。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遴选内容进行专业评审。组委会综合初选结果及专家评审情况最后确定各单项项目评选结果。发布会由正义网进行直播,《中国青年报》、《检察日报》以及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和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众多网络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十大影响力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估标准是:在本年度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影响的法学论著,具备思想性、权威性、创新性。华人策略综合讨论蔡从燕教授的《国际法上的大国问题》(《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入选其中。其他九篇(部)论著的作者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教授、杨立新教授和刘俊海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教授、武汉大学李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高铭暄教授、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中央政法委中央司改办副主任及政法研究所所长黄太云以及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学成。蔡从燕教授是入选的惟一一位“70后”学者。    评论嘉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助理姚莉教授认为,从推动法治发展角度甄选出的法学理论成果显现了法学理论成果的核心价值和贡献,对于推选出的法学理论成果本身和创作者都是极富意义的殊荣。她认为,此次遴选出的十大法学理论成果的集中特点是,摒弃传统经学式的研究路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从研究领域中抽象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法治语境和背景中予以分析和解读,并提出富有创见性的立场和观点,展现了创作者醇厚的学养、深厚的功底,也彰显了中国法学理论自学、自律、自强、自省的风格和气派。    针对蔡从燕教授的论文,组委会公布的推荐理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章正是我国国际法学者朝此方向努力的成果。正确地理解国际法上的大国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具有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大国的‘特权’和‘义务’,并研究了‘国际法如何约束大国行动’,进而阐述了国际法的限度和弹性。”    二、《新兴大国与21世纪的国际法》(英文)由《欧洲国际法学刊》(EJIL)接受发表    在经历漫长而严格的初审及同行匿名评审后,蔡从燕教授的论文《新兴大国与21世纪的国际法》(英文)由《欧洲国际法学刊》(EJIL)接受发表。该文的价值不仅在于作者对具体的国际法问题提出了独立见解;更重要地,它是国际法学者首次从一般国际法的高度讨论新兴大国的崛起对于21世纪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从而提出了国际法研究的一项新议程。该文选题得到同行评议人的高度赞赏。在此前在纽约、旧金山以及北京举行的学术会议或论文报告上,该文初稿引起了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国际法学者的浓厚兴趣。    由欧洲国际法学会主办、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EJIL是国际法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在各国国际法学者中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许多权威国际法学家对其赞誉有加,比如剑桥大学克劳福德教授认为EJIL是“一般国际法领域最具活力和引人入胜的季刊,在欧洲当然如此,在其它地方可能也是这样”、洪堡大学图姆夏特教授认为“任何学者都不能不读它”、纽约大学弗兰克教授认为EJIL是“一个跟踪杰出国际法学者最新思维的最佳途径”、赫尔辛基大学科斯肯涅米教授认为“在涵摄新的国际法理论和国际法史方面显然无出其右”、联合国前国际法院院长希金斯大法官认为EJIL是“反思国际法理论的阵地”、纽约大学梅隆教授认为EJIL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必读’刊物”、耶鲁大学雷兹曼教授认为EJIL“每一期的原创性和高质量使其成为一份必读刊物”。    自EJIL创刊以来,只有约10%的论文作者来自非欧美国家。迄今为止,EJIL发表了两篇由中国学者撰写的论文。蔡从燕教授将是第一位没有在西方接受法学教育而在EJIL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该文也将是EJIL接受发表的第一篇以中国学术机构为独立署名单位的论文。    蔡从燕教授的这两篇论文是其在执行2011-2012中美富布赖特研究项目并经遴选担任纽约大学法学院“全球研究人员”期间完成的,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及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上一条:华人策略综合讨论与市工商局、市消保委签署三方共建合作协议

下一条:陈子平教授学术讲座:台湾未遂犯的司法实务与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