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30日午12:30,法学院法律与社会读书小组本学年第10期(总第26期)读书会举行。本期读书会阅读、分享的材料是由魏磊杰老师推荐的著名民国史学者王奇生先生的《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一共有近20位来自多个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此次读书会,另有一名正在筹办读书、实践社团的同学前来观摩。
本期读书会首先由法学院2012级的郑涛同学作为主讲人,分享了他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与思考。大致介绍完文章的内容之后,主讲人又跳出文章的视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邱建生、何慧丽、刘湘波等人正在进行的当代乡村建设实验。最后,主讲人还提出了“中国乡村向何处去?”的疑问,以引起大家的讨论。由于读书报告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同学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后,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这篇文章,魏老师为大家作了题为《国家与社会:“控制模式”到“治理模式”》的简短报告。该报告以问题为导向,在宏观的政治视野下分析了传统中国乡村“集权式简约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迁。在听取了老师同学的报告之后,全体同学在三位主讨论人的引导下,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自由讨论。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大家着重探讨了古代中国乡村社会之中乡绅权力的特征,以及在绅权没落的近现代如何重塑合理的、和谐的、民主的乡村社会政治管理模式等问题,并闪现了不少思想火花。自由讨论之后,每位同学都简洁地概括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参加本次读书会的感受和收获。最后,读书会全体成员讨论了读书会运作模式改进的问题,以求增进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和参与度并吸引更多非读书小组成员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成员们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对当前读书会运作模式的看法和将来改革的建议。讨论过程中,正在筹办读书、实践社团的外院同学在观摩完整个读书会的流程之后,提出了他对法律与社会读书会的看法和建议,并简要地介绍了他正在筹办的社团的理念、理想和实践计划。
通过本次读书会,同学们不仅对传统中国基层权力结构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亲身参与到读书会的改进讨论中。在法学院的支持和全体成员的努力下,法学社法律与社会读书会必将为厦大青年学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郑涛/文 郭宪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