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权教授主讲厦门大学青年法学工作坊第13期

发布人: 张晓强 | 发布时间: 2013-05-22 | 阅读数:
5月17日晚7点,厦门大学青年法学工作坊第13期在C319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工作坊的主题为“从权利话语到权力技术:米拉达规则的变迁和警察审讯”,主讲人为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刘方权教授,由王凌皞老师主持,吴洪淇老师,吴旭阳老师,李亚凝博士担任点评嘉宾,法学院不同专业方向的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法治发达的美国一向被认为是保护人权的典范,“米兰达规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刑讯过程中保护犯罪嫌疑人沉默权的“黄金规则”。然而,漂亮的权利话语,不仅仅在中国,即便是在法治昌明的英美发达国家,都不免沦为公权力机关保护自身利益的权力技术。在本次讲座中,刘方权教授从“米兰达规则”对警察执法效果的影响、判断口供“自愿性”的标准、“米兰达规则”到底保护谁的权利、现实中大部分案件需要口供等角度,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地向我们讲解了“米兰达规则”在侦查实务中并没有如人们想象得那么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并深刻剖析了其原因。 在评议阶段,刘教授同吴洪淇老师、吴旭阳老师、李亚凝博士以及主持人王凌皞老师还有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从制度异化、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社会心理学、审讯技巧等多角度对讲座内容进行了评议和激烈的讨论。晚上9点半,整场讲座在轻松、活跃、自由、开放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上一条:金融法研究中心游学海湾公园暨学习座谈会

下一条:三班户外集体活动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