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本书是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银行危机进行全面与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虽然本书出版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但是今天重读,依然收获良多。源于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诸多顶级投行和跨国银行的的衰落,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伤害,导致主要经济体的严重衰退。目前,经济已经逐步企稳,然而遭受重创之后的金融体系,依然十分脆弱,这给经济复苏投下了阴影。历史不会重复,但却有可能重演。即使在今天看来,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出版的本书,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银行业危机的分析也是细致和准确的,其中的一些论断,例如遵守严格的贷款标准、警惕房地产方面贷款的集中度、加强现场监管等等,在今天依然洞见非凡,极具警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银行危机的框架,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于我国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乃至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概览与全国性危机。本部分涵盖了第一至第四章。首先概括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这次银行危机,探讨了经济与金融市场环境、立法发展、地区与部门衰退、宽限处理等内容。其次,从《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正式监管宽限、扩展的权利、危机之后的立法等方面分析了银行立法与管制。再次,从商业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繁荣与萧条、变化的担保标准等方面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房地产开发与银行危机。最后探讨了储贷危机与银行业之关系,内容涉及联邦管理机构与环境、政府放松监管、储贷行业引起的竞争问题等。
二、部门与地区性危机部分。本部分涵盖了第五至第十一章,研究内容丰富。具体包括:(一)欠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分析了促使LDC增加负债和银行过度放款的主要心理因素,探讨了1982年危机之后银行监管机构和跨国银行对控制损失作出的努力。(二)互助储蓄银行危机。主要从危机背景、互助储蓄银行倒闭等方面展开。(三)大陆银行与“太大而不能倒”理论。主要探讨了大陆银行在1981年之前的发展情况、对“太大而不能倒”的反思等。(四)80年代以后的农业与银行业问题。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农场经济、农场贷款的各种非银行来源、农业银行的财务数据等内容。(五)西南地区的银行业问题。首先回顾了石油业的历史及兴衰原因。其次,讨论了西南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其中重点分析了德克萨斯州。再次,讨论了银行业环境、经济状况对地区银行的影响,以及该地区银行的相关数据资料。(六)东北地区的银行问题。东北地区的银行问题总是与该地区的房地产问题紧密相关的。该章从新英格兰、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具体情况以及各州破产银行资料等方面展开论述。(七)加利福利亚的银行业问题。首先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加州取得的经济成就。其次,回顾了加州银行业在大萧条前与大萧条期间的绩效,重点强调了该州工业领域内各种银行业组织的绩效与失败教训上的不同之处。
三、监管工具分析部分。本部分涵盖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具体包括:(一)银行检查和强制执行。首先回顾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银行监管系统。其次,分析了在此期间银行所用监管工具的有效性。再次,对《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促进法案》的及时矫正措施条款在银行监督过程中的含义作了讨论。(二)非现场监管体系。首先简要介绍了非现场监控的历史并讨论非现场监管体系的优缺点。其次,探讨了预警机制的目标。再次,探讨了现实生活中预测银行破产的主要难点。最后,在分析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的银行历史以及现有计算机化非现场监管制度的优势和局限的基础上,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